章乃器简介:章乃器(1897年3月-1977年5月),原名章埏,浙江青田人。1913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(浙江工商大学前身)。早年从事银行业,任浙江实业银行副总经理,光华大学教授。1935年,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各界救国会,次年5月,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,任领导人。1936年11月,被国民党政府逮捕,是著名的救国会“七君子”之一。1949年后,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,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,粮食部部长,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,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,参与制定粮食统购统销政策,首创粮票制度,基本解决六亿人口的吃饭问题。著有《中国货币金融问题》、《论中国经济的改革》、《激流集》等。


爱国志士,坦荡君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——记著名经济学家章乃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 他少年时曾投笔从戎,参加辛亥革命,后长期服务于银行界、工商界,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先知先觉型的代表人物。他通过刻苦自学,由一名练习生成长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,但为了抗日救亡,不但毁家纾难,还放弃了银行的职位和高薪。他曾创建中国近代史上两个著名的民主政党——救国会和民主建国会。但为了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,又先后离开这两个政党。他曾受到毛泽东的礼遇,历任政府要职。在1957年的政治风浪中,因言而废其人,又因人而废其言。但他不改初衷,赍志以殁。

他是章乃器。

章乃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爱国民主先驱,是我校培养的杰出人才和著名校友。2004年,浙江工商大学成立章乃器学院以此来纪念校友章乃器先生。20065月,浙江工商大学师生自己制作的章乃器铜像在学校下沙校区揭幕,章先生的三位子女参与揭幕式并敬献了花篮。

正如时任浙商大校长胡祖光教授所说,学校塑立章乃器铜像,是为了激励全校师生员工,以著名校友、老一辈学者为榜样,铸造学校新的辉煌。


结缘经济缘于偶然

     中学时代的章乃器钟情于国文和数学,幻想成为一名科学家。辛亥革命爆发后,他出于救国救民的理想,投笔从戎,到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属下的飞行营当过一年学兵。后来由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,飞行营解散,章乃器满腔爱国抱负也就无法继续施展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叫做文已经投笔,武未能杀贼,退伍后四顾茫然,于是他来到杭州继续求学。1903年进入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(浙江工商大学前身)学习,当时他只有十六岁。在那里,他得到专业启蒙,倾倒于经济学的魅力,与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此后,他凭着对经济学的热爱,通过刻苦学习,由一名练习生逐渐成长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


金融奇才大展宏图

从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毕业后,章乃器先后在浙江实业银行、浙江实业银行申行、北京通州农工银行任职。1929年,章乃器创立了国内首家由国人创办的信用调查机构──中国征信所,并将之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信用评价机构。他倡导国家币制统一,创议以“信用扩张”代替通货膨胀,以加快资本流通,进而建立现代化的资金市场和证券市场。

1935年秋,章乃器被聘为上海光华大学和沪江大学教授,讲授国际金融、中国财政等课程。讲到“金融”的含义时,章乃器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:“金是一种坚硬而固定的物质,融是融化流通的意思,金何以能融?这有赖于信用之火的燃烧,但有时烧得太猛了,融化了的金子腾沸洋溢,反而浇灭了信用之光,跟着融化的金也就冷却而冻结了,这就是信用过度膨胀,形成了恐慌的现象,也就是所谓资产的冻结。‘金融’的重要意义是要金钱融化流淌,顶顶要不得的就是呆滞冻结。”话音刚落,教室里就像开了锅似的,学生们兴奋难抑。自此,只要是章乃器的课,学生们都异常兴奋,整个教室座无虚席。

  

民主建国抗日救亡

  20世纪30年代,日本资本家加紧了对中国工人的榨取和残酷欺压,中国工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。19365月,章乃器联合马相伯、宋庆龄、沈钧儒等人在上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(简称救国会),全面组织上海工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,并于193611月发起了上海日本纱厂工人联合大罢工。19361123日,南京国民政府以“危害民国” 罪在上海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,这便是史上有名的“七君子”事件。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,终于,在1937731日,章乃器等七人获释。但是,因反对损害中华民族权益的《日苏中立条约》,他于1939年退出救国会。

抗日战争时期,我国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,章乃器认为这不仅关系到工业界本身,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中国工业化的前途。由此他提出:民族工业现有基础必须保存,必须发展,否则战后欲图重振旗鼓,更非易事。为了挽救民族工业,上个世纪40年代初他联合工商界、经济学界人士创办了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,担任所长。他主张建立立体工业经济体系 避免平面发展和重复建设,合理利用外资,倡议财产实名制和西部开发。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为民族工业从事调查研究,宣传呼吁,仗义执言,指出阻挠民族工业发展的反动势力和错误政策,减轻工业界所受的压力。
  1945年,章乃器与黄炎培胡厥文等发起民主建国会,主张民主和平,反对一党专政和内战。1948年底应毛泽东之邀,舍弃香港的企业秘密北上,参与筹备新政协。

      1949年以后,章乃器历任政务院务委员、全国政协常委等职。1952他出任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部长。他参与制定粮食统购统销的重大政策,首创粮票制度,稳定了粮价,基本解决了六亿人口的吃饭问题。他提出粮食的科学加工、储运等管理目标,确立了经济核算制。半个世纪来的中国粮政史上,只有50年代有利润赢余。章乃器可谓杰出的理财家。


铁骨铮铮雅好金石

章乃器曾拥有多重身份。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,他是杰出的银行家、实业家,他是富有担当的知识分子,他还是担任政府要职的官员。除此之外,他还是一位收藏家。

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“整风运动”和“反右”运动中,个性鲜明、性情耿直的章乃器以自己讲真话、敢直言的举动被错误定性为“右派”,遭到批判和罢职。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,拒绝在右派结论上签字,最终于1963年被开除出民主建国会和全国政协。

  在这段风雨如晦、长夜漫漫的时间里,他只好通过读书学习、赏鉴文物、习练气功以养心静气。社会动荡,流散在民间的文物通常得不到很好的保护,破损与流失的情况严重。章乃器与章伯钧经常结伴去逛旧货市场,章伯钧一心搜集古籍,章乃器则专注于抢救流散文物。他用自己的积蓄广泛搜集了流失在社会上的文物,并曾两次将其中的精华捐献给国家,总计2000余件,有青铜器、铜器、石器、雕塑、货币、陶瓷、玉器、竹木牙角和漆器等,其时代上起新石器时代,下迄民国,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。难怪“文革”后,曾参与抄家的一名红卫兵遇到章乃器次子章立凡时惋叹道:“那时我太革命了!你家那么多值钱的好东西,我一件都没敢拿,现在后悔死了!”

200710月,为纪念章乃器先生诞辰110周年,故宫博物院在故宫景仁宫举办了“章乃器先生捐献文物展览”。活动展示的90多件文物,是章先生捐献的文物中的精品,全为国家一、二级文物,客观地反映了章先生作为爱国民主人士、经济学家、实业家之外,在祖国文化上的高深修养和超凡的文物鉴识水平。

民国时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、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诗人柳亚子曾赋诗一首盛赞章乃器:

青田人物数南章,肯与刘基作雁行。驰誉不同明七子,赏音谁是蔡中郎?

范滂抗节犹钩党,管仲匡时亦重商。二字天真君谥我,杜陵李白太寻常。


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”。章乃器这一生,操业之广、术业之精,实为世人惊叹。一代名士,铁骨铮铮,他的风骨永远激励着我们,鼓舞着我们。

(编辑:张佳佳)